Autor Wiadomość
hegrfvsd
PostWysłany: Wto 16:29, 26 Paź 2010    Temat postu: 我对大陆读

  读经运动的灵魂人物
   1995年由九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一个名为《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》的提案(016提案)。这九位老人是赵朴初先生、冰心前辈、曹禺先生、夏衍先生、叶至善先生、启功先生、吴冷西先生、陈荒煤先生、张志公先生。
  焦急万分的老人接着大声疾呼:「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、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,是我们民族生存、发展的根基,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;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,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,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、民族罪人……」,挽救的办法是尽快建立幼年古典学校。
  九位老人认为,仅就师资而言,目前能担负起古典学科教学工作的人已经不多了,而且大多年逾花甲、甚至更老。马上采取行动,还可集中一部分力量勉强对付,再过十年八年,恐怕这样的古典专科学校,想办也办不起来了。然而,要找到一条传承文化的教育之路是不容易的,必须在教育方法上有所突破,王财贵教授便是此时代文化回归运动的灵魂人物,他的一句「六字真言」-「小朋友,跟我念」,一语解纷,使得近百年的教育沉痾得以改善,原本使人敬畏的几乎要打入保护圈的传统文化,在这样简单的方式下,如此轻松简单的就可以学习了。学得简单,找老师也很简单,简单到只要有信心,只要会拼音,就可以当老师教孩子读经,甚至以CD做老师。中国百年来的教育,把语文当成数学教,断送了几代国人的精神慧命,成为全盘西化的顽固堡垒,就被王教授这一句六字真言,轻松念破,石破天惊。谁知就这么一句话,培育了多少文化种苖,重开千年的智慧门径!
  我常听人说:「我教孩子读经,是在王教授之先的」,这样的言论,初听之时,以为比王老师见识早发,了不起,后来渐渐不觉惊异了。没有王教授捅破这层窗户纸,有谁能够提出如此简单而深刻的教育理念?不老实读,不大量读,怎是真正的「读经」?即使是真读经了,也没有人像王教授这样出来大声疾呼呀!读经教育,深入浅出,符合人性,整合东西方教育思想,可谓是西方人匪夷所思,东方人妄自菲薄。王教授在这个问题上的洞见,恐怕不是一般学术研究者所能虚心理解的,因为那是须要有深刻的文化智慧和承担勇气的。十年读经教育的成效,几乎不用去整理成果,反对者质疑者,只要敢来了解敢去实践,也逐渐变成了支持者,弃办世界杯,理智又明智
  2007年,我在青城,听闻王教授「读经教育学」的口头阐述,甚为深刻。他指出当今世界,ugg knightsbridge sale,诸多横行天下的教育理念,但没有一个是出自中国人的教育学体系。中国文化,想要输出世界,靠百年来功利型的教育操作,恐怕难有全方位的人才出现,中国要出现世界级人才,必须有自己的东方教育体系。教育,这个让号称「百年大计」的话题,是不是要点良心、要点灵魂、要点为中华未来负责的责任感啊!
  一个国家富裕,不一定可敬,但没有文化,则可耻。教育,你没有教会我们的国民基本的价值观;教育,你成了虚耗学生老师和家长生命的标志;教育,你塑造了多少没有精神没有灵魂的工具;教育,你是何等的媚俗;教育,不传道,不育人,不关心实践能力,不关人们的精神死活,不负责人格的塑造,不注重人文关怀的精神;教育,难道就是产业化的量产机器;教育,我要怎么样消费你,给你多少钱能培养一个圣贤;教育,你是如何的铲平我们的文化,我们的民族自信,你是如何的异化我们的民族啊!教育,已经不是教育本身了,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?呼唤教育的灵魂,是要为教育立心,必须建立中国人自己的东方教育体系!读经,是基石!
  数理读经的提出
   王教授就数学问题提出数理读经的观念,大可不是一时读经热头,心血来潮。他秉承新儒家的见识,认为一个人的学问,大体分为对内在心灵体悟的「生命的学问」,和对外在世界的认知的「知识的学问」。内在的体悟形成人生的智慧,有了智能的引导,知识才有它的方向。要开辟智慧之路,通过读经,提升高度的语文能力,是简易有效的不二法门;百年来中国所一直打不开的「知识学统」建立之困局,其主要盲点就是「数理教育」的失败。而数理教育失败的主因,不在于国民不聪明,也不在国民不用功,乃是体制内的数理教育思想,明显地违逆了教育的基本原理。你不可以用「理解多少」来测量未成年学生的语文水平,更不能以数字来评价内心智能的能力,但是有了高度的语文熏习,默默中自然会涵育他的内心智慧,同时,也增长了理解的高度。再去追求逻辑数学科学等外在化的知识,是很容易的。所以王教授主张儿童期最主要的学习是读经,先学习好语文,数学与自然科学,是可以自学的。有了高度的智慧,才容易有高度科学创发的灵感,这才是中国科技进步的原动力。现在的数理教育,是教不出来大人才的。
  数理读经的观念,在未来数十年间是要大力推广的,它可以影响中国科学的未来,不仅让百年来「迎头赶上西方」、「科学救国」的大梦成真。有智慧为主导的科学王国,才是我们所期盼的未来世界的主导者。
  老实读经与快乐读经
   2002年前后,台北市读经协会,出面推广所谓的「快乐读经法」,认为孩子在快乐游戏中读经才是解决读经枯燥的唯一办法,这个方法后来传到大陆,一时从者甚众,幼儿园老师纷纷仿效,读经学校认为这是一剂良方。但是很快就发现,与其让孩子在快乐游戏中读经,不如让孩子在游戏中蒙特索利,原来,游戏快乐和读经是两回事,原来,游戏的快乐和读经的快乐是两回事。类似的就好像卡通的读经课本和简单大字黑字的读经课本,其教学效果差别甚大。
  游戏的快乐是外放的,读经的快乐是内蕴的,一个人内心的喜悦快乐是永远无法通过游戏来体现的,而内心的喜悦是隽永长效的,游戏的快乐是一时发泄的。一些家长时常问我,怎么教孩子读经,我说,很简单,就四个字,王老师说的「老实读经」!「那枯燥怎么办?」「那就枯燥的读下去,哪一天他从枯燥中体会到悠悠的快乐,那是他真开始读经了。」这个就是读经的魅力。一个没有经过如此简单而重复的学习过程的人,起码他是没有深刻的内蕴能力的,也谈不上读进古人的智慧去,没有深厚的专注功底,所谓人才,都是浮云。这个能力是要以「大量读经」养成的。一般的孩子,大概要一到两年,才能养成相当火候。所以读经的体制内推广,是广度的,点染一下,有读总比没读好,但我们的愿望不止于此;半体制的读经,由少数班级以体制一半的时间读经,我也认为还是有点可惜,费力甚多,但上贴不到应试,下贴不到读经能力的养成。读经所培养成的学习能力,无须用什么八大智能来衡量,这个学习能力是现行的教育体制永远也教不出来的能力;依我十年来的观察默思,我预测全日制读经,discount Christian Louboutin Sandal,一定大行其道,从此道将出一辈人才来。不论现在是否来得及全天读经,这一代的孩子大了,就会极力地教他的小孩。教小孩子不如教胎儿,教胎儿,就须请将为人父母者养成这个见识。
  读经推广的前五年,很多学者为表示自己的主见,非要弄个讲经式的读经,认为孩子一定要理解才能教下去,以区别于只读不求理解的理论,其演说足动人心,似乎有理,几年下来,他依然去解他的经,儿童依然去读自己的经,儿童与他了不相干。哎呀!真是能讲的不能教,能教的不用讲,费一大圈,教学两不相长。由此,不得不佩服王财贵教授果真是「贵」啊!
  1998年的时候,在成都购书中心蹲书架,发现一本破旧的关于音乐与儿童潜能开发的书,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沈建军教授写的。来武汉后随即前去拜访了沈教授,沈教授很高兴,给我们介绍了他的课前音乐教育法,就是挑选符合右脑波段的音乐在上课前5分钟,让学生听,结果发现学生很快就安静下来了,情绪可以控制了。后来沈教授用当时流行的左右脑的名词把这种方法推广发扬,介绍给一些音乐人,其中就包括台湾的陈教授,陈教授就在台湾把它发扬光大成为一个音乐教育方法。沈教授把这个教授介绍给我,后来陈教授来上海推广,我去上海拜见了他,希望把这个音乐的方法介绍到读经教育中。
  当时我们已经在读经教育中推广他的爱和乐了,我们重新反省搭配读经的音乐教育:如果只要右脑音乐的脑波,那就直接用电波刺激好了,何必音乐?既然音乐,就不可缺少音乐的经典文化内涵,就如读经的内涵,脑波的刺激成就不了大人才,音乐的文化内涵的经典性才是第一选择,即使论脑波,我想中国的古琴,应是最能开发右脑的音乐了。所以最后我们转而推广古琴音乐,98年我就在川大陈兵教授那里接触到古琴,后来在推广过程中帮助南京古琴家老桐先生出版了他的《琴道》,在全国读经会议上请他演奏古琴,大受欢迎;2003年间,我们在武汉召开了盛况空前的古琴雅集,邀请了武汉所有大学的音乐爱好者和读经家长,中州派琴家丁承运夫妇,同台演奏琴瑟和鸣「神人畅」,这是世界首次大型的琴瑟和鸣演奏,古琴的魅力震撼了一个个心灵,在座400余人,鸦雀无声。沈建军、涂又光教授非常感动,他们说,这个才是中国音乐的精神。
  技艺而不进乎道者,不可以作为经典来推广,起码不是最好的选择,后期西安德音的《国乐启蒙》弥补了这个缺憾!我始终认为,音乐的启蒙,与读经相比,虽然没有经的重要,但是选择好的音乐,是中国文化乐教的一个体现,ghd salon straighteners。音乐的美,不在旋律,而在于心灵和境界,孔子、荀子对音乐的论述足够我们反省的了。一个时代的经典音乐,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水平,游太古,觐伏羲,除了故国精华,又有什么可以入耳涤心?
  乡村私塾的建立
   2004年的时候,我们就读经教育这个问题,反思乡村私塾的建立问题,当时拜访马文仲先生的时候,就请马老师写过几篇乡村经典文化建设的文章,后来在会议上有所提倡,只是可惜尚无能力普遍落实。政府与学界所呼吁的「乡村文化建设」,乡村私塾乃至于山居私塾是最好的选择。乡村,原本就有这支撑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道德观念,民风民俗,坚守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。一个社会良好的道德素养,人生价值观,更大的沉淀者是乡村。但如今的乡村,渐渐地,就如同城市的一个小角落,容垢有余,自净无力。08年4月初,河南密生先生,邀请我参加第一届中国乡村私塾会议,很受感动,我们看到了读经的广大田野。今时的乡村,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生息长养的农村了,传统文化已荡然无存,西方的、城市的腐朽的垃圾观念四处吞噬着原本淳朴的乡民。其实,我始终认为在城市中,是难以长养出文化的大才的。文化意义上的乡村,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长养的「田地」,现在这块田地荒芜了,文化,难道靠建筑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中生养出来?我想,文化最好的土壤依然在乡村,失去了乡村文化这个田地,文化的大厦将倾,国族命运将颓。从梁潄溟到陶行知,他们是真有远见的文化大师和教育家,他们一生倡导乡村私塾,作为中国社会民族文化自信自醒的标志,没有了乡村的文化建设,广大的土地,将沦为一片文化沙漠,用什么来持养华夏民族?
  读经教育未来的目标——建立中国人的教育体系
   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。虽说记诵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,但是,没有经典的底蕴,一切文化建设,国族强盛无从谈起。读经教育,照王教授的规划,是从胎儿到老年,全程性的终身教育。读经教育,照王教授的规划,是从中国到西方,从古典到现代的全面性的完整教育。「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」,唯有我们不打倒先师,才可以真正的现代化;唯有我们不抛弃传统,才可能真正的国际化。文化即教育,教育即文化,读经教育,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人类文化的考虑而提出来的。生命本自相通,文化没有国界,所以读经教育,不仅是中国人的,也应是全世界人的。但,既然从中国发出来,应从中国人开始。面对着这个世界,教育,你应该怎样作出历史的抉择?应该为中国的教育树立灵魂了!
  选自《读经通讯》第五十四期

Powered by phpBB © 2001,2002 phpBB Group